专科、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本文是一篇专升本金融学专业的毕业论文范文,主要研究了如何提高贵州省农民消费水平的问题。虽然论文于2014年通过答辩,但是UI对于目前的专升本、成人教育等水平的金融学专业毕业论文构思和写作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意义。
摘要
消费的扩大有利于促进农村居民消费的提高,这对我国经济的平稳发展下居民幸福感的提升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说明贵州省农村居民消费的现状,分析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低,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消费价格高、质量低、供给少,消费观念落后,维护消费者权益难等主要因素。最后提出了要增加农村居民收入、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降低消费价格、提高服务质量、转变农村居民消费观念、完善有关消费的法规、以维护农村消费者权益等这些主要因素的针对性对策,以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水平。
关键词: 消费 农村居民收入 消费环境
一、引言
消费支出是用于人们支付社会提供的各种文化和生活方面的商品性服务费用。在现代商业社会中,服务性消费主要包括了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等层面的消费服务、家庭劳保消费服务、医疗保健消费服务、教育文化消费服务、个人娱乐消费服务、个人住房消费服务以及其他服务八大类别。要扩大贵州省农村市场,就必须从贵州省的农村地区的实际消费状况出发,加大对当地农村地区居民的消费能力,带动当地农村地区的整体消费水平。从经济学的层面而言,要提高居民的消费能力,进而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首要的基础性条件是发展区域经济。在当前的国内经济环境下,我国政府对于国内居民的生活水平以及消费能力给予了比较高的重视成都,在国内民生问题日益成为我国未来经济和政治发展的核心问题的背景下,通过对我国贵州省的农村地区居民的消费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从经济学和公共管理学等多个角度出发,探讨如何提高贵州省农村居民的整体消费能力,提升当地农民的生活整体水平,为当地的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对于贵州省的农村经济发展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同时也可以为国内其他地区在这方面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二、贵州省农村居民消费现状
(一)贵州省农村居民的消费呈现多元化转变
2008-2013年,贵州省广大农村居民由于温饱问题已经得到根本解决,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呈现阶段性变化特征;生存型消费在消费支出中的比重呈现下降的趋势,而享受和发展型消费呈不断上升趋势;农村居民消费的商品化程度在不断提高。各类消费支出在不同的年份需求收入弹性不同,在所研究的年份内,交通通讯的需求收入弹性均大于一,这说明农村居民对交通通讯商品具有强烈的需求。同时各类消费支出价格弹性均为负值,交通通讯商品消费需求的价格弹性绝对值最大,说明农村居民对此类商品价格变动反应强烈,该种商品降价,可以较大幅度地提高其消费需求。由此可见贵州省农村居民的消费趋向不再是单一的温饱支出,更多的呈现多元化的转变。随着农村居民收入的稳步增长和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贵州省农村居民生活消费能力逐步增强,生活质量不断提升。根据2013年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相关统计数据,贵州省农村居民在当年的人均生活消费支出达到了12485元,和2012年的统计数据相比增长了20%左右,其中服务性支出4164元,同比增长12.5%,八大类消费支出热点不断涌现。
(1)交通和通讯更加便捷。2013年,农民人均交通和通讯消费支出1994元,同比增长21.6%。其中交通工具用燃料费和交通工具用零配件分别同比增长52.8%、61.3%。主要是由于近几年拥有汽车的家庭户数不断增加和汽油价格的持续上涨所致。
(2)精神文化生活消费不断提升。2013年,农民人均文化教育、娱乐消费支出2294元,同比增长21.4%。其中人均文教娱乐用机电消费品(复读机、学习机等)支出384元,同比增长77.4%,彩电、电脑等文教娱乐机电消费品受到热捧。外出旅游、休闲娱乐逐步成为农民生活新时尚,2013年,农民人均旅游消费569元,同比增长76.7%;人均休闲娱乐消费192元,同比增长62.9%
(3)医疗保健更加关注。2013年,农民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664元,同比增长28.1%。其中购买医疗保健用品支出、医疗保健服务支出分别增长43.8%、20.5%,生活质量的提高,健康保健问题也成为农民关注的重点。
表2-1 2008—2013年贵州省农村居民各项消费占总消费支出表(单位:万元)
年份 交通通讯 文娱开支 医疗保障 消费支出
2008 239.2 345.3 130.3 714.9
2009 241.3 345.7 130.5 717.5
2010 241.5 346.1 130.8 718.4
2011 242.3 346.6 131.2 720.1
2012 242.7 357.2 131.6 730.5
2013 243.1 357.8 132.1 732.7
表2-2 2008—2013年贵州省农村居民各项消费占总消费支出比重表
年份 交通通讯(%) 文娱开支比重(%) 医疗开支比重(%)
2008 26.1 43.8 16.4
2009 25.8 44.0 16.6
2010 26.0 44.1 16.9
2011 26.2 44.4 17.1
2012 26.9 45.1 17.5
2013 27.2 45.5 17.9
从上两表可见,贵州省农村居民的消费趋向不再是单一的温饱支出,更多的呈现多元化的转变。随着农村居民收入的稳步增长和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贵州省农村居民生活消费能力逐步增强,生活质量不断提升。
(二)升级耐用消费品项目支出依然乏力
根据国家统计局和其他途径的统计数据现实,从2008年开始,贵州省的农村地区居民在耐用消费品的支出方面有了比较显著的增加。截止到2013年底,贵州省农村地区居民家庭在洗衣机、彩色电视以及摩托车等家用电器的占有量方面已经有了很大提升,和2008年的统计数据相比,2013年贵州省农村地区每百户居民家庭在上述三种类型家电的占有量上分布提升了30.4%、12.7%以及13.2%。另外,从交通消费状况来看,当前贵州省农村地区的居民交通情况仍然比较落后,主要的交通工具依然是以自行车为主。以贵州省农村居民在每百户的自行车保有量为例,从2008年到2013年的6年间,贵州省农村地区居民家庭每百户在自行车的占有量上呈现下降趋势,部分家庭开始购置摩托车等更为快捷方面的交通工具,自行车的占有量从2008年的83辆每百户降低到2013年底的71辆每百户,而在摩托车的占有量上有所增加。在国内近年来居民交通消费逐渐向汽车倾斜的大背景下,贵州省农村居民在汽车的保有量上与其他地区相比还比较低,2012年的汽车保有量仅仅只有0.3辆每百户。截至2013年末,贵州省区每百户家庭拥有汽车数量已达到40.67辆。据抽样调查资料,贵州省区居民人均交通和通讯支出为3321.69元,同比增长12.5%,成为仅次于食品消费的第二大重要消费支出。伴随着我国政府推行的“汽车下乡”政策的不断实施,农村地区的农用车购置量已经出现了全国范围内的显著增长趋势,并且在部分地区已经成为农村地区居民消费的重要支撑点。在家用电器方面,众多更为现代化和智能化的家用电器业开始大面积在国内部分农村地区推广,包括智能冰箱、中央空调、电/气热水器以及抽油烟机等。然而,从整体情况来看,虽然近年来国内农村地区在这些家电的占有量方面已经有所增加,但是和城市居民家庭相比,还处于相对落后的地位。具体到贵州省农村地区而言,这种情况就越发明显。例如,以智能电冰箱为例,在2013年贵州省农村地区居民家庭的智能冰箱占有量只有25台每百户,而抽油烟机等电器的占有量则更低。所以,基于以上分析,当前在贵州省农村地区家庭中,传统的消费品和中低档的耐用性家庭消费品的占有量已经开始增加,但是从整体上来说贵州省农村地区在更为高档或绿色产品的占有量方面依然比较低,与全国其他地区的农村家庭相比还处于相对落后的地位。
在通信设备的消费支出方面,目前伴随着通信市场更新换代速度的快速增加,智能型手机已经逐步成为社会民众的必备通信设备,在产品类型、款式以及功能方面都更为丰富,产品的价格也逐步走低。在这种背景下,贵州省农村地区居民在通信设备的占有量上呈现了快速增加的局面。根据相关统计,到2013年底,贵州省农村地区在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等通信设备产品的占有量上已经达到了238部每百户。通信设备在技术层面上的更新换代使得手机等设备已经成为居民生活不可或缺的基础性工具,并借助智能手机的市场推广而获得了贵州省农村地区居民的热捧,在这方面的消费支出也随着有所增加。
(三)农民消费观念逐渐提高
随着农村小城镇化建设的步伐的逐步提速,同时在中央政府和当地政府不断推出各项惠农政策的鼓励下,贵州省农村地区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和居民文化事业发展上也出现了加速的趋势。近年来,伴随着当地农村地区居民在可支配收入方面的不断增加,当地农村居民对于精神文明以及文化层面的消费需求也快速增加。在过去,贵州省农村地区在精神文化生活方面比较单调贫乏,随着当地物质条件的不断改善,近年来当地农村居民在精神文化消费方面的需求有了显著的提高。例如,以文化教育娱乐消费品和相关服务产品为例,2013年,农民人均文化教育、娱乐消费支出2294元,占生活性消费支出的比重为 9.5%,在上述不同类型的消费领域中占据第四位。因此,基于以上分析可以看到,文化消费、教育消费以及娱乐消费等精神层面的消费已经逐步得到了贵州省农村地区居民的重视。同时伴随着十二五以来贵州省农村城市化步伐的加快,贵州省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工程的建设方面取得的成绩是比较显著的。而作为过我国西南地区的重要省份,贵州省有着悠久的尊师重道的历史传统,这些因素对于贵州省农村地区居民在消费结构和消费理念方面的转变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三、制约贵州省农村居民消费的因素
(一)农村居民收入因素
消费是和收入密切相关的,在经济学领域中,居民消费支出和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之间存在着比较显性的影响关系,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消费也属于一种特殊的有价商品,因此收入水平是决定消费的重要影响因素。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也是贵州省加速推进“三区三城”建设的关键时期。在2013年贵州省政府推行了新的经济政策,以产业转型为契机,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在当地农村地区的普及力度,并采用相关政策支持来引导当地的农村经济发展,农村经济发展继续保持良好势头,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生活质量稳步提升。据贵州省调查经报省核定,2013年贵州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7226元,比上年增加2569元,同比增长17.5%。总量、增量均位居全省第一;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2485元,同比增长20.1%。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增长较快,群体间收入差距缩小。2011年收入平均线以下农户占59.1%,人均纯收入12128元,增长19.7%,增幅高于贵州市平均增幅2.2个百分点,高于收入平均线以上农民6.2个百分点。高低收入群体间差距从2012年的2.2:1缩小至2.1:1,收入群体间的差距呈缩小趋势。其次在消费支出的影响因素中,价格因素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和居民生活所需的各项必须开支相比,消费本身具有一定的发展性和享受性,是个体为了自身生活质量和品质的提升而进行的较高层次的经济支出活动,因此在这种经济支出活动中包含的价格需求弹性范围是比较大的。也就是说,贵州省农村地区居民在消费过程中对于价格因素的敏感性比较强,消费产品的价格一旦产生变动,即使这个变动并不大,对于当地农村地区居民的消费需求量也会产生非常显著的影响。因此可以说目前贵州省农村地区居民消费需求不旺,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是农村居民收入还不能够满足更高的消费需求。
(二)社会保障体系因素
当前农村服务中社会保障服务的消费价格较高,农村居民在很大程度上还不能接受,例如近年来国内在农村地区实行的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就受到了比较大的阻力,这项制度的实施虽然可以为农村居民在医疗支出上降低一定的负担,然而这些保障制度目前仍然只局限于大病医疗过程中的住院费用以及医疗费用中,在门诊医疗费用以及其他保健服务费用方面还没有出台相应的参保政策。另外,在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的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医疗费用透明度低、医疗费用实际支出高等问题也影响了农村地区居民参保的积极性和热情,因此在这种背景下,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新农保已基本实现全面覆盖,更多的农民通过农保转城保,享受到城镇居民同样的养老保障,虽然2011年贵州省农村居民离退休养老金保持着27.8%的增长速度,高出人均纯收入10.3个百分点,然而与城镇居民相比农村居民的养老保障水平还有较大的差距,需要早日实现城乡养老保障体系的并轨,提高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水平。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和社会保障制度如果按照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按照莫迪利安尼(Franco Modigliani)提出的生命周期假说理论,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居民的储蓄行为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应对在个体生命周期中随时可能产生的各种消费行为的波动,因此如果一个社会的公共服务保障体系是比较完善和健全的,那么这个社会中的居民储蓄量就会随之降低。虽然我国在农村已经建立了社会保障制度,但尚不完善,即使贵州省农村居民收入增加,面临着医疗、养老、教育等方面的负担,也会影响农村居民消费信心,减少不必要的消费,而最先减少的必然是消费,从而影响消费的增长。
(三)农村居民服务基础设施不足,消费环境差因素
对于政府部门而言,社会公共服务管理是其行政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政府需要为社会民众提供的公共管理服务主要包括了基础教育服务、公共设施建设服务、健康保健服务以及社会保障服务等领域。近年来,贵州省在农村地区的基层公共服务体系和基础设施的建设方面虽然加大了投入力度,但是从整体来看,当前贵州省农村地区在居民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还相对不足。例如在公共医疗保健服务领域中,相关的医疗设备与服务设施还相对比较缺乏,通讯设施如网络的滞后,影响了电脑和互联网在农村的普及。此外,另一主体市场提供的网上购物、订票、游戏等服务、各种信息服务、与饲养宠物有关的服务、汽车租赁服务、美容健身服务等也较少。尽管农村居民的收入已经达到了消费的层次,而且也普遍有着消费的意愿,消费供给的不足必然抑制贵州省农村居民消费需求。
(四)农村居民消费观念落后因素
从消费观念的层面来看,个体的消费行为受到其消费观念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当前贵州省农村地区居民在消费能力上长期得不到有效提高,是与当地居民的消费观念之间有着明显的关联的。由于种种客观因素和历史文化原因,贵州省农村地区居民在消费观念上海相对比较落后,大部分农村居民还没有认识到消费对于个人生活品质提升的重要性,也没有形成科学的现代化的消费理念。由于贵州省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在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上长期处于国内比较落后的地位,当地农村居民的消费观念还受到自给自足等封建观念的影响,现代意义上的消费观、信贷观等经济思维还没有构建起来。例如,当地居民在健康医疗服务领域中的消费能力长期比较低下,这与传统的消费观念之间是有着密切的关联的。而在信贷观念方面,当地居民认为借债是逼不得已的行为,即使产生了借贷行为,借贷活动也多集中在家族内或者朋友之家,能够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借贷活动的占比非常低。因此,在这种消费环境下,现代经济社会中的大量消费行为是无法在贵州省农村地区进行推广的,例如近年来兴起的旅游消费行为、美容健身消费行为以及汽车租赁消费行为等,在当地是明显没有市场的。
近年来,在全国城市化进程日益加速的背景下,贵州省的城市化比例也得到了快速提升。但是随之而来的是失地农民的社会经济保障问题,目前已经成为影响贵州省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和障碍,是否能够解决好农村地区居民的社会保障难题,是决定当地政府是否能够处理好农村地区民生问题的重要决定因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化是必然的趋势,当前我国的城市化已经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具体到贵州省而言,作为进城务工人员的重要来源地,贵州省的农村地区每年都有大量的闲散劳动力进入到城市中从事非农业生产。而当前贵州省农村人口老龄化加快发展,对农村社会保障支出带来持久压力。虽然近年来贵州省农村地区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在整个“十一五”期间全省范围内的农村居民经济收入每年平均增加了9.1%。然而,从全省范围来看,农村地区的居民经济收入水平依然远低于城市居民,当前贵州省农村地区居民的经济收入增长点主要集中在农副产品的价格因素、外出务工经济收入和其他政府对农业生产的经济补贴等方面。在这种情况下,农村居民的生产成本在本质上是上升了的,这就抵消了一部分农业生产的比较收益,导致当地农民的经济收入可持续性增长压力增加。在此背景下,要实现贵州省农村地区居民经济收入水平的真正提升,当地政府应该重点对当地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行合理调节,在政策制定和实施方面要适当向农村地区倾斜,切实提高当地农村居民的经济收入水平和创造财富的能力。
四、促进贵州省农村居民消费的对策
(一)拓展渠道提高贵州省农村收入水平
1、优化农业内部结构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发展农村现代消费品流通体系。第一,以现有流通网络为基础,发展双向流通模式,将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等符合条件的流通组织更好地结合发展。第二,整合各项系统的网点资源,资源共享,提高其配送能力,提高农村流通网络的利用效率。第三,引导参与“连锁超市采购联盟”,充分发挥连锁超市团购的作用。通过联合采购、集中下单,降低进货成本。第四,引导农民在本地发展文娱服务业,加强培训,提高其经营意识和经营水平,既增加了农民收入又为其他农民提供了消费场所,提高了消费水平。
2、大力推进新型农业标准化和产业化步伐
建立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收入水平的提高是增强社会购买力的基础,通过提高收入来增强消费能力,挖掘消费增长空间。首先要努力扩大就业,建立市场主导就业、政府促进就业、个人自谋职业相结合的长效机制,推进产业结构升级与扶持就业创业相协调,拓宽服务业发展领域,充分发挥服务业吸纳就业的优势,通过各种途径扩大就业;其次发展特色农业、现代农业,实施专业化布局、产业化经营、标准化生产的农业发展思路;再次鼓励农民发展家庭经营行业,健全农村金融担保机制,降低农民贷款门槛,为农民提供更多、更快的信用担保。立足于新农村建设,积极培育专业化的农村经纪人队伍,对农村各种农业服务组织加大扶持力度。随着不断变幻的农业生产销售市场,为了化解市场不确定性因素带来的风险,促进农产品产销衔接,要加大订单农业这种新兴销售形式的发展,使农民在产业化链条每个环节增加收入,从而使农业的整体效益有所提高。
3、促进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壮大
增加农村消费基础设施,培育消费热点。鼓励一些连锁卖场、餐饮业向农村发展,让农民不用进城也可以买到一些质量和档次较高的产品,降低农民消费的交通成本,提高消费意愿。丰富农民的文娱消费,加快发展适合农民的旅游项目,提高农民消费的整体质量。结合一些国家政策,培育消费热点,提升消费档次。以此次“家电下乡”政策为契机,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增加网点,保障售后服务,在财政补贴的同时,带动农民自身消费,促进农民消费结构的升级。
(二)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我国农村地区居民消费能力长期得不到有效提高的重要原因就是,农村居民在社会保障体系方面没有安全感,过去政府在这方面也没有为农村居民提供完善的社会保障服务体系。所有,要促进贵州省乃至国内其他地区农村居民的消费能力,就必须在现有农村居民社会保障政策和制度体系的前提下,以行政的手段促进农村地区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快速完善,实现覆盖面广泛、保障能力强、服务类型丰富以及资源可持续等特点的保障体系,为当地农村居民提供一个坚实的生活保障。具体而言,当前在贵州省农村地区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方面,当地政府应该重点加快完善当地的居民养老保险制度,通过政府支持、城乡互惠以及社会参与等手段促进当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融合和衔接,对于被征地农民尤其要注重其养老保险的构建。同时在农村地区的低收入家庭的社会保障上,贵州省农村地区的基层政府还需要在助残、救孤以及济贫等社会公共服务领域中加大投入力度,为当地农村地区的弱势群体提供完善的社会保障,免去他们的生活后顾之忧,使他们敢于消费、能够消费。
要实现促进贵州省农村地区居民消费能力,当地政府就必须在居民关心的农村医疗合作制度上加大投入。经过多年的努力与推广,贵州省在农村地区已经基本推行了合作医疗保障制度,在未来的农村地区行政管理工作中,合作医疗保障制度也是贵州省各级政府的重要行政管理重点方向。但是由于医疗保障制度所需投入的人力物力都比较大,所以可以预见未来的困难是比较大的。因此,本文认为在聚集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构建过程中,当地政府要采取有步骤的方式来逐步推行,采用规范化的行政管理模式,划拨专用行政资金来进行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的推行。同时还要采取自愿参保的方式加大在农村居民中的政策宣传,采用政策性扶持、财政资金支持和社会资金支持等多种方式来促进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推行效果。另外,对于农村地区合作医疗制度推行过程中的监管方面,贵州省各级政府还要加大对相关医疗单位和机构的监管力度,确保合作医疗制度能够按照实际需求进行推行。最后,对于农村地区合作医疗保障制度的资金运营管理方面,各级政府要加强对资金的监管,对资金的使用过程进行全程监管,对资金经办人和经办单位加强监管,确保资金的流入和流出能够做到对事对人。
(三)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优化农村消费
要完善农村消费体系,首先完善农村消费环境也是扩大农村居民消费中的重要一环,农村基础设施改善也切实关系到了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加强监管,提高贵州省农村消费品的质量水平和售后服务。进一步整顿市场经济秩序,加强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消除消费者惧怕假冒伪劣的心理障碍。采取切实措施保护诚实守信,提高流通领域的信用,充分利用贵州省地区乡镇工商所、农业服务中心等监督资源,发挥农村群众监督作用,创造一个良好的消费环境。改革开放以来,贵州省基础设施建设呈突飞猛进的状态,但是多年来贵州省政府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一直较少,造成了城镇基础设施发展的极度不平衡。所以一定要勘测贵州省局部地区详情,制作细致的优化系统,以保障贵州省农村居民生活的基础设施能够统一提高,来优化农村消费服务。
(四)转变农村居民消费观念
个体的消费行为是有着一定的规律可循的,对于农村居民的消费行为而言也不例外。所以要转变农村地区居民的消费行为和消费观念,各级行政部门应该加大对农村地区居民消费的基本发展和演变趋势的分析与考察,重视政府行政力量和惠民政策在农村居民消费观念转变中的引导性作用,促使农村地区居民的消费行为进入良性的发展轨道。本文认为,要实现农村地区居民消费观念的转变首先就需要当地政府加强对农村地区教育投入的力度,重视教育对居民消费观念塑造和转变中的重要作用,这是由于思想作为行为的基本前提,只有从思想上改变当前农村居民的消费观念,才有可能从行为层面上对农村居民的消费行为进行引导。其次,贵州省农村地区的各级基层政府还应该加大对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扶持力度,充分发挥各项行政资源和经济资源,加大对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相关政策的宣传力度,为农民创造更多的支付途径,只有让农民的腰包鼓起来,才真正有可能从思想层面改变农村居民相对落后的消费观念。最后,和城市相比,农村地区在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方面还相对不完善,对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贵州省而言,这个问题尤为突出,目前贵州省农村地区的市场经济发展还相对落后,各地区还没有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经济发展中心,这对于当地农村居民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能力也有着一定的负面影响,所以贵州省各级政府还要从农村地区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入手,加强市场力量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同时加大政府对市场经济行为的监管和引导,促进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
结 论
综上所述,本文对贵州省农村地区居民在近年来的居民消费状况进行了整理分析,并对其中的消费结构进行了定量分析,以近年来国家统计局和其他途径发布的数据为基础,重点以2008年以后的数据为对象进行分析和研究。通过这些数据的分析研究,本文认为在当前贵州省农村地区居民在可支配收入不断增加的前提下,当地农村居民的消费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在整体生活水平方面也有了很大提升。贵州省农村地区居民在衣食住行以及其他生活消费领域的消费能力和消费状况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包括了物质层面的消费和精神层面的消费,基本能够满足当地农村居民的生活需求。因此,通过对贵州省农村地区居民消费能力和消费结构的研究,能够促进国内农村地区消费市场的开拓,同时促进国内农村地区居民消费结构的完善和消费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徐振宇.中国农村居民消费发展报告[M]知识产权出版社.2013-09-01版
[2]马成文,李想,郑丽琳.农村消费-对我国经济发展影响效应研究[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12
[3]高铁生,郭冬乐.扩大农村消费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2
[4]郑红娥.社会转型与消费革命-中国城市消费观念的变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5]刘晓红.制约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的因素分析与对策[J].兰州学刊;2012(06)
[6]刘晓红.我国农村居民文教娱乐用品及消费需求实证分析[J].兰州学刊.2012(12)
[7]尹世杰.关于加强消费服务的几个问题[J].消费经济.2012(02)
声明:本站毕业论文范文资源均由鼎诚文创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下一篇:没有了!